快捷搜索:  

英邦核潜艇超期服役风险高

"英邦核潜艇超期服役风险高,这篇新闻报道详尽,内容丰富,非常值得一读。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,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。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,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。 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,让人眼前一亮。 "

近日,英国(Britain)皇家海军1艘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,在历经6个月威慑巡航后,返回克莱德皇家海军基地。超长的水下战备执勤,使得这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艇身锈迹斑斑,且长满海洋生物,表面的消音瓦也大量脱落。斑驳的“海藻套装”和超长的巡航时间,不仅没有赢得掌声,反而引发外界对英国(Britain)海基核威慑效果和水下作战能力的质疑。

超时巡航成常态

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是英国(Britain)现役唯一一支战略核力量,该型艇水下排水量1.59万吨,最大下潜深度350米,最多可携带16枚“三叉戟”ⅡD5弹道导弹。前卫级核潜艇共4艘,设计服役年限25年,目前(Currently)平均服役年限已达27年。由于英国(Britain)新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要到2030年才能服役,前卫级核潜艇在将来几年内仍将继续超期服役。另外,由于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需要轮番进行(Carry Out)延寿升级,因此大部分时间内仅有2至3艘保持战备状态,大幅延长巡航时间也就成为保持战斗力的无奈之举。

2022年,英国(Britain)两艘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创下巡航157天的超长纪录,引发军方对威慑巡航行动的稳定性与核安危性的担忧。本月初,英国(Britain)《星期日邮报》才披露该国攻击型核潜艇在港口“集体趴窝”无法出动。紧接着,又爆出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超长巡航,再次证明英国(Britain)潜艇生产和维护能力严重不足。将来几年内,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继续超长巡航将成为常态。

“无备份”导致问题多发

自1969年1月18日第一艘核潜艇搭载弹道导弹首次进行(Carry Out)战略威慑巡航开始,英国(Britain)始终保持至少一艘战略核潜艇海上全时战备值班状态,这一行动代号“无情行动”。冷战后,英国(Britain)在“最低限度核威慑”战略下,相继取消了陆基与空基核武器的战备执勤,仅保留了4艘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,“无情行动”就成为英国(Britain)维持不间断战略核威慑的唯一手段。

要达到至少保持1艘战略核潜艇处于海上战备巡航状态,至少需要4艘战略核潜艇处于轮转当中,其中1艘巡航执勤、1艘港口待命、1艘维修养护和1艘战力恢复。同时,对于这4艘战略核潜艇来说,无论是巡航、在港待命、战力恢复,还是维修保养,时间上都必须紧密衔接,才能确保海上核战备巡航持续不间断。然而,近年来英国(Britain)核潜艇灾害事故不断,战略核潜艇的在航率和战备执勤率严重下降。

2012年1月,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“前卫”号因燃料包壳上出现裂缝,反应堆冷却水辐射超标,英国(Britain)海军对该艇进行(Carry Out)紧急抢修的同时,对同级战略核潜艇和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也进行(Carry Out)了大范围应急修补。2015年12月,“前卫”号回厂大修,2022年下半年才重新服役。2022年11月中旬,正在大西洋执行巡航任务的前卫级“胜利”号弹道导弹核潜艇因电气柜舱故障引发大火和浓烟,不得不浮出海面排烟,随后终止任务返回基地维修。总之,这种“无备份”的轮转经常出现偏差。英国(Britain)皇家海军引以为傲、持续55年不间断的海上全时战备值班,能否安危顺利地继续下去,可能成为英国(Britain)高层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。

作战能力持续下滑

核潜艇设备复杂,内部空间密闭狭窄,艇员出海期间生理和心理压力都比较大。各国公认海上部署时间极限不超过90天,超过这一时间期限的水下巡航,将导致核潜艇设备锈蚀、机械故障隐患变多以及艇员身心健康(Health)受损等问题。总之,极易引发不可控的航行安危事故。

近年来,英国(Britain)由于军费紧张(Nervous),维修资金不到位,舰艇失修和超期服役现象较为普遍,英国(Britain)皇家海军各类舰艇大范围在船厂、港区和码头“趴窝”现象时有发生。即使能够出航执行任务的少数舰艇,由于出航时间长、战备任务重,除引发灾害和装备故障率升高外,潜艇官兵酗酒、吸毒等丑闻事件也有增多。上述因素综合作用,进一步助推了核潜艇部队战备水平和安危性的持续下滑。将来英国(Britain)战略核潜艇规模结构和整体能力短期内如不能有效改观,其战略威慑效果和打击能力将会大打折扣。(大晖 祝旦龙)

核潜艇,前卫,巡航,弹道导弹,英国(Britain)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赞(298) 踩(6) 阅读数(6956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加载中......
发表评论